您现在的位置: 狗脊 > 狗脊疗法 > 正文 > 正文

香林颁花暨女一群十月曲学秋实中华诗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6 3:14:39

香林

香林曲课第一课时间:.10.21主题:秋实主讲:程源红一、曲牌:小令兼用。又名合欢曲曲谱:小令兼用。又名合欢曲。厶平平(韵),厶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可韵),×平平仄仄平平(韵)。注:谱中“厶”表示该字处宜去可上,“X”表示该字处可平可仄。二、例曲:1、荆干臣(元)玉箫哀,立闲阶,彩凤人归更不来。隐隐遥山行云碍,萋萋芳草远烟埋。2、柳圈辞王恽(元)问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飏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三、要求:围绕金秋写秋实,写出新意;本期小结:香林群曲练笔共收到作业29首。姐妹们向从没有尝试的曲勇于练习,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其中江苏的王婉丽、江苏的吴兰卿(雪儿)、湖南的罗建平、山东的徐泮珍、湖北的高景芳、内蒙古的崔振爽(佳丽)、湖南的方怡香、山东的张素梅、广西的李绍萍、江苏的贺乃梅等优秀佳作,为第一次曲作品增光添彩。有两个值得思考的地方:第一、感觉选择练笔的材料有点单调,不是经典曲目,元人写的不多,作品留下的也不多,这是造成困惑的原因之一:第二、从交上来的作品看,姐妹们有很多是第一次写,出韵出律的不少。方法有待提升。特别说明:女工委诗微课所有主持老师的作品只参与写作,不参加推评,把推评的机会给参与诗微课的姐妹们。程源红推评作品(6首):1、红高粱挺直腰,顶红袍,玉立佳人向碧霄。不蔓不枝擎玛瑙,如霞如火醉农郊。李雪莹简评:起句有力,意象鲜活!有风骨、有精神,信手拈来妙语连珠。拟人修饰活龙活现,引人入胜!畅朗如流!王婉丽试评:这首曲用语凝练清丽,语句流畅,主题鲜明,对仗工稳。特色抓得很准,拟人手法形象灵动,玛瑙、如火如霞等词句突出了高粱的“红”,使得景物渲染色彩浓郁,更突出了季节的特点。吴兰聊简评:此曲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红高粱的外观,生动、形象、有趣、画面感强,写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好曲!崔振爽简评:这支咏红高粱的散曲,突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致刻画了红高粱健壮挺拔的神姿和骨气。让人联想到做人的气节。一挺一顶两个动词,极富传神色彩,把这位亭亭玉立的佳人伸向碧霄的高挑身材与修长体态勾勒得神情毕肖,立于读者眼前。接着,笔锋一转,由赞美高粱的外表转向赞美其品质上来。不枝不蔓,头顶玛瑙般的高粱粒,坚守自己的情操何其纯正坦荡。而如霞似火的成熟色彩醉了郊野,一片丰收喜人景色铺在了读者面前!顶红袍,似不妥。个见,不一定对。王敏健简评:挺直腰,顶红袍,玉立佳人向碧霄。……善于运用拟人手法。画面感强,充满美感。不蔓不枝擎玛瑙,如霞如火醉农郊。……句法精彩,情景交融。刘秀梅试评:第一拍,用拟人手法将高粱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拍,进一步描写了高粱的品格,先写景后抒情,张弛有度,赞。红袍可酌。程源红简评:动态词语的描绘使那红高粱栩栩如生,小曲的拟人手法非常妩媚动人,且语言流畅自如,读来醉人。2、石榴叶飞霜,玉生堂,蜡裹玑珠作锦囊。嚼破水精甘酸溢,丹华多子寓吉祥。彭凤霞试评:2号作品,先说“叶飞霜”,霜是秋季的名片。霜本身是飞不动的,作者给了它一片能带动飞翔的叶儿,让一个固执的季节之王瞬间灵动;再看“玉生堂”,作者用“玉”这个华贵的物种在读者眼前铺开一条通向宫殿的路,而这个宫殿似乎只有美丽的小仙女才配做主人。第三句,果然,此处正是种植智慧锦囊的仙境,谁能取得,破壳而出的必是超凡脱俗的美妙和对努力执着的回馈。细嚼细品由时光酿制的精粹,其中酸甜恰似人生滋味;结句是本词的眼睛,饱满的红色石榴籽如同母亲怀抱一群乖巧的孩儿,好一幅温馨画卷。从开篇的“堂”到尾声的多子多福,小小词令,作者借物抒情精巧地构筑了一座勤劳温暖的城池,满满都是幸福与吉祥。徐泮珍试评:起句“叶飞霜,玉生堂”,对仗工稳,这也是散曲常用的手法;承句“蜡裹玑珠作锦囊”,比喻生动恰切;转句“嚼破水精甘酸溢”,从形态与味道的角度刻画了石榴的特点,生动形象,“水精”是否是“水晶”的笔下误?结句“丹华多子寓吉祥”,抓住了石榴多子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喜爱石榴的原因,多子多孙多福,寓意吉祥。此曲抓住了石榴的特点,比兴生动恰切,整篇连贯,一气呵成!李致音简评:小曲描写形象生动,用词自然质朴,可见作者对描写对象的观察仔细到位,整个小曲简洁明白,活泼舒畅。王敏健简评:叶飞霜,玉生堂,蜡裹玑珠作锦囊。……比兴出彩,观察生活细致。嚼破水精甘酸……破,溢,动词用得活。刘秀梅试评:玉、玑珠、锦囊,比喻恰当,嚼破,动词用的生动,多子,吉祥,寓意深远。叶飞霜,有点凑。查了一下,石榴的叶子是有光泽的。程源红简评:从榴的价值来着笔,给人以联想回味,意境隽永,语言凝练多致。得味好曲。3、谷子少抬眸,老低头,实穗弯弯比月钩。普普通通餐碗粟,淡茶粗饭品春秋。李雪莹简评:品秋实,结局悟出生活中的哲理。王敏健简评:少抬眸,老低头,实穗弯弯比月钩。……拟人手法精彩。淡茶粗饭品春秋。……富有哲理。李绍萍简评:这首小曲朴实通俗,描写了世上生存必须之物——粮食。作者把握住了词雅曲俗的特点,使此曲与词有了明显的不同,曲味犹浓。起句以“拟人”入手,继而以“比兴”为辅,使谷穗丰盈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接下来的“普普通通”恰说明了“她”。并不普通——是餐桌的必需品。最后以“粗茶淡饭”作结,体现了华夏民族不羡浮华,不求奢侈的美德。唯觉不足的地方——“餐碗粟”三字读着有些拗口。吴兰卿简评:此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谷子的外观,并赋予了它情感,用词朴实、生动、形象,想象力丰富。个人观点:略显平了一点。刘秀梅试评:第一拍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谷子的特点及品行,第二拍告诉人们,做人要像谷子一样低调,谦逊。第四句似乎可以再精炼一些。个见。程源红简评:通过比喻、联想等把谷子的形态及其情怀展现在我们眼前。语言精巧别致,凝练好曲!4、秋日果园喜山庄,吐金黄,桔柚枝头笑脸扬。不尽清香飞沃野,成堆佳果映秋阳。王敏健简评:秋的意境优美,视觉嗅觉味觉多方位描述,手法多彩。刘秀梅试评:秋日果园景象呼之欲出。感觉喜,飞二字可酌。程源红简评:秋日的果园累累,一种丰收的喜悦洋溢字里行间。流畅自如,清新甜美。合韵合律好曲。5、秋实步山冈,赏秋光。醉目琳琅瓜果香。甜到心尖疑是蜜,郎中偏爱辣生姜。王敏健简评:流畅通俗,朗朗上口。甜到心尖疑是蜜,郎中偏爱辣……转折得法,甜和辣一波三折,富有迂回感。李绍萍简评:小曲起句稍平,紧接的“琳琅瓜果香”引入正题,弥补了前面的不足。最佳的是“转”得有滋有味,伸引一下便是用“蜜”来歌颂当今新农村甜美的日子,歌颂这个时代。收得有点意外却在情理之中,且十分活泼——字外的意义似为:生活既要有酸甜苦辣,更应该丰富多彩。唯觉不足之处:小曲仅27个字,前两句有点泛了,没突出重点;“郎中”在词典里好像是专用词,在此不大好理解。(作者是否另有含义?)如用“情郎”二字,则是以少女心态说出来就更甜蜜了!个见,缪误之处请海涵!刘秀梅试评:喜欢甜到心尖疑似蜜。读此句,口生津。尾句要是有升华可能更好。程源红简评:作者别有新意,味感在这里栩栩飞扬。那“香”那“甜”那“辣”不正是日子红红火火,甜似蜜的象征吗?灵动得味好曲。6、葡萄绿葡萄,紫葡萄,倒挂珍珠滴滴娇。莫道春华芳自赏,秋实醇酿醉良宵。李雪莹简评:抓住一点,一气呵成。精雕细刻出彩!王敏健简评:莫道春华芳自赏,秋实醇酿醉良宵。……转折得法,使曲有连绵起伏一波三折之迂回感。刘秀梅试评:比喻形象合理,对比鲜明。程源红简评:好一个“倒挂珍珠滴滴娇”形象感俱生。后两句宕开一笔联想到纯醉的良宵用很耐人寻味。合韵合律好曲。点评小结:香林群曲课第一课已如期完成所有程序。群员是第一次写作,主持人也是第一次操作。本次推评作品6首,姐妹们点评很中肯,兴趣还是蛮高的。感谢众位老师帮助!全部习作(29首):01、李雪莹黑龙江秋实稻田黄,正飘香,金穗银珠绣吉祥。万树楂梨凝翡翠,一群翁妪唱宫商。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多彩的秋。珠玉满眸,真真的秋实啊!主题凝练。自然流畅。得味好曲。02、许佩珍美国赏秋艳阳天,立田间。硕果承欢攀上肩。万紫千红秋色妍,陇头村外野香旋。一种欢乐的氛围浑然而出。色彩美与画面美一起扑来。流畅自如。“间”属寒山韵,“妍”处应仄。03、徐泮珍山东.红高粱挺直腰,顶红袍,玉立佳人向碧霄。不蔓不枝擎玛瑙,如霞如火醉农郊。动态词语的描绘使那红高粱栩栩如生,小曲的拟人手法非常妩媚动人,且语言流畅自如,读来醉人。推评。04、李秀兰黑龙江秋实碧云天,笼秋田。谷穗含羞岭欲燃。硕果丛中扬笑脸,库粮仓上月华圆。画面感强。秋实意味浓烈。充满喜气。合韵合律好曲。05、萧凤菊湖南石榴似顽童,似灯笼,好似珍珠似火红。剔透晶莹房里笑,丝丝甜意乐相融。手法独到,运用一系列的比兴起,使石榴的可爱跃然纸上。一幅欢乐的氛围从头至尾袭来。得味好曲。06、高景芳湖北石榴叶飞霜,玉生堂,蜡裹玑珠作锦囊。嚼破水精甘酸溢,丹华多子寓吉祥。从榴的价值来着笔,给人以联想回味,意境隽永,语言凝练多致。得味好曲。推评。07、崔振爽(佳丽)内蒙古谷子少抬眸,老低头,实穗弯弯比月钩。普普通通餐碗粟,淡茶粗饭品春秋。通过比喻、联想等把谷子的形态及其情怀展现在我们眼前。语言精巧别致,凝练好曲!推评。08、贺乃梅江苏秋实豆摇铃,鸟衔馨,金浪翻飞天远擎。妹驾轮机哼小曲,风光无限漫秋情。有一种动态美与画面美,像一幕幕特写的镜头展示出大美的秋色。合韵合律,流畅自如。09、夏桂芳湖北摘柿子彩衣童,兴冲冲,遥指枝间点点红。软语求娘梯上弄,盘中装好献公公。营造了一个可爱的童子形象,表达了在这丰收的季里美好的情怀。写的别有情致。合韵合律。10、吴兰卿(雪儿)江苏摘柿子越檐阶,上阳台,用力攀枝鼓起腮。火柿如灯参差挂,树高难挡倔男孩。动感十足,画面立起。形象美、情感美跟着栩栩如生。灵动得味好曲。11、陈桂枝(书香亘古)安徽秋实绾青禾,拽藤萝,鱼米江南陌放歌。日晒秋香昂笑脸,风吹稻海荡金波。在一“绾”一“拽”中江南鱼米之乡的画面跃入眼前。流畅自如,唯“稻”处应平。12、方怡香湖南秋日果园喜山庄,吐金黄,桔柚枝头笑脸扬。不尽清香飞沃野,成堆佳果映秋阳。秋日的果园累累,一种丰收的喜悦洋溢字里行间。流畅自如,清新甜美。合韵合律好曲。推评。13、王敏健广东秋实稻儿黃,穗儿长。机器轰鸣扬谷忙。老少欢欣心神畅,金风吹澈禾田香。在秋色的田野中轰鸣的机声和欢乐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秋实的景象。两三字句对仗唯美,整首诗欢畅淋漓。唯“禾”处应仄。14、王婉丽江苏苹果叶青葱,果玲珑。白露浓时甘味浓。淡抹胭脂珠玉润,累累枝上小灯笼。手法娴熟,语意凝练。两个三字句非常漂亮。后三句也是情景百态生,挥洒自如。得味灵动好曲。15、张号全北京玉米绿军妆,笑颜藏,灿灿金身迷艳阳。昂首挺胸行飒爽,垄沟田野采舒光。好一个“采舒光”。后两句颇有诱惑力。让人不得不有这“飒爽”的形象。合韵合律好曲。16、张素梅山东秋实步山冈,赏秋光。醉目琳琅瓜果香。甜到心尖疑是蜜,郎中偏爱辣生姜。作者别有新意,味感在这里栩栩飞扬。那“香”那“甜”那“辣”不正是日子红红火火,甜似蜜的象征吗?灵动得味好曲。推评。17、马俊秋黑龙江秋实叶清霜,稻金黄,春种秋收一季香。醉在丰年休怪酒,成车籽粒待归仓。真真的秋色在这首小令中展示开来。作者视野很广阔。从山写到田,到丰收酿酒归仓把握在这27个字里,且流畅自如。唯“籽”字出律,此处应平。18、陈延云山东砀山梨砀山梨,望初齐,错落金黄无尽际。细数瑶台珍鲜果,不及甘味万分一。好一个“望初齐”感受到秋收的厚实。后两句的一个对比显示了砀山梨的独特魅力。语言流畅自然。唯“际”“一”出律,此两处都应平。19、严伟(冬夏)河南秋实夜初凉,桂凝香,柰果鸭梨橘子黄。欲上西楼谁照影?红灯高挂柿匆忙。殷殷的秋实跃然纸上。尤喜后两句,采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让人回味。小曲合韵合律,比较得味。20、罗建平湖南江永香柚灿如金,亮如金,玉瓣琼丝堪入吟。理气健脾成名品,笼烟凝翠称人心。

注:江永香柚源自广西容县沙田柚,已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其形其色其特点一一道来。使得这香柚那么富有情感和价值。流畅隽永,灵动得味好曲。21、李绍萍广西葡萄绿葡萄,紫葡萄,倒挂珍珠滴滴娇。莫道春华芳自赏,秋实醇酿醉良宵。好一个“倒挂珍珠滴滴娇”形象感俱生。后两句宕开一笔联想到纯醉的良宵用很耐人寻味。合韵合律好曲。推评。22、李致音(细草轻香)广西丰收大南瓜,缀篱笆,如鼓如锤怎好拿。且取藤筐呼小友,欢欣吹哨担回家。画面感十足,很形象,很流畅,很欢欣,那轻快的话语很富有曲味,唯“担”出律,应平。23、李双霞(土豆)甘肃秋日崆峒约金风,上崆峒,黄绿相交色彩浓。夹道悠然飘红叶,不知能比蕊珠宫?作者特有的地域风光。秋天的崆峒山红叶夹道,犹如仙宫。作者以反诘的语气更加令人回味。合韵合律灵动好曲。24、刘秀梅黑龙江秋实草微黄,雁南翔。频送佳音到远方。金碗盛装中国稻,农夫沽酒宰牛羊。秋实殷殷,秋意浓浓。后两句别具一格的联想描绘出丰收的喜悦。耐人寻味。灵动得味好曲。25、乔建荣山西草籽(新韵)小身姿,亦秋实,海角天涯把绿织。载雪扶风心不死,平凡心路有谁知。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写秋实,赋予“草籽”以情感。流畅自如。耐人寻味。26、李红云山东秋实之银杏叶微黄,几经霜,白果纷纷竞上妆。叶作书签明道理,果为良药入医坊。由表及里,由叶到果到其价值,谢这秋天里特有的银杏果。后两句颇具意味。合韵合律佳作。27、赵成茹黑龙江秋实小康庄,果飘香。机器隆隆响四方。苞米烁金金晃晃,霞红一处是高粱。秋实殷殷,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曲牌名请用中括号标出。合韵合律佳作。28、王素玲江苏紫梅豆角上篱笆,绕枝桠,驼起腰儿似月牙。翠影红霞相映衬,西风怀里绽奇葩。“挂”“点”“驼”一系列的动态描绘使画面叠生。写的灵动别致,景象唯美。灵动得味好曲。29、程源红安徽秋实挂玲珑,点枫红,芸豆南瓜卧草丛。黍点晴川千里韵,风翻金浪万山融。

颁花

颁花曲课第一课

时间:.10.21主题:秋实主讲:胡宁简评:王婉丽、吴兰卿、吴凯春一、例曲:元/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二、曲谱:×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本曲小令兼用。亦入、。与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简评:薛昂夫的这首《塞鸿秋》为讽刺小令,这首小令刻画了为功名利禄而奔忙的为官者。采用比较辛辣的创作手法,笔下人物可谓入木三分。这首散曲创作形式采取了“联璧对”的形式。三、要求:散曲的对仗形式很多,这期我们练习,用“联璧对”即四句相同的对仗形式,完成创作。主题秋实,属于对物的描画。要求前四句对仗,成“联璧对”。散曲的对仗与诗词有所区别,非平仄互对而是句式相同,平仄相同的对仗形式,这种形式也是散曲比较独特的特点之一。本期小结:本期秋实主题的散曲创作,“颁花”收稿60首,加上江西女子散曲社投稿27首,共计87首。整体来看多数能切题创作,在四句联璧对上下功夫,但对于散曲之诙谐、通俗、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把握还须进一步提高,与区别于诗之庄、词之雅,展现出散曲独特的语言魅力。期待各位才女散曲创作更上层楼。特别说明:女工委诗微课所有主持老师的作品只参与写作,不参加推评,把推评的机会给参与诗微课的姐妹们。本期推评作品(7首):1、秋实绣姑房内推窗眺,枣儿枝上迎风笑。秋葵墙角随光耀,葫芦藤下爬竿叫。雁群莫急飞,捎点香甜稻,给君带去平安报。李雪莹试评:一气呵成。前四句句尾的动词:眺、笑、耀、叫,增加了曲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将急切与君分享秋天丰收硕果的喜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和志红试评:作品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开首四句七字联璧对,对仗工整,作者用推窗眺、迎风笑、随光耀、爬杆叫四组动词把物象逆人化了,使整首散曲形象生动,给人以灵动的画面感。后三句结转自然,作者借托雁给情人或亲人传稻的妙笔,將自己的情融入意境,传递金秋的吉祥和收获,也蕴含了对爱情和亲情的希冀和祝福,曲终意不終,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异议之处,第四句“葫芦藤下爬杆叫”,个人感觉“叫”字有点欠妥,对植物而言,用表情的拟人较有声的拟人要贴切些。个见,仅此切磋。欣赏佳作,问好作者。胥春丽浅评:本曲铺排有序,手法灵活。语言灵动,思维跳跃。从房内到室外,从人到景。时交交替,物我互转。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作者用一系列生动的状物语言将秋日丰收在即的美景再现出来,寄情于景,借景达意,笔法老道,语言轻快,不失浓墨重彩,通篇极富感染力。尤其曲尾,借雁抒怀,言尽意未尽,高妙。萧凤菊试评:这首曲采用拟人化的语言,增强趣味性与灵活性。布局巧妙,开篇借绣姑之眼,琳琅满目的丰收之景,怎不令人喜爱?饱含深情。学习了。吴兰卿简评:此曲以拟人手法,用四句工整的联壁对,展示了一幅金秋丰收景,有人有物,生动形象,生活感足,且画面清晰。个人观点:1、“爬竿叫”的叫字用的太凑。2、“雁群”如果换“雁儿”是否更好一点?3、结句意旨反了,应该是在外的君向家里报平安,家里向君应该是报丰收吧?林雪岩试评:此散曲从绣姑室内推窗眺起笔铺陈,枣儿、秋葵、葫芦、稻,把果、蔬、瓜、稻依次排开描写,用笑、耀、叫、捎,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们丰收的喜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佳作。2、秋实空中大雁穿云去,枝头硕果经霜布。窗前落叶迎风诉,路边野菊邀人顾。绵绵夙愿驰,切切秋思驻,多情总把丰收赋。胥春丽浅评:该曲作者以拟人手法,将秋日云雁、硕果、落叶、野菊寄予人之情怀,拟将秋思唱尽。信手拈来,叙事平稳,通文达意。”绵绵”“切切”“多情”个别词可再精琢,这样将整体的情感和基调更与丰收的主题契合。吴兰卿简评:作者以拟人手法和七字联壁对、五字对,描绘了一幅浓浓的秋画卷,对仗工整,用词生动、活泼。个人观点:此曲前面不错,问题出在收尾。收尾从“绵绵……”到“……丰收赋”,中间夹一个“秋思”,全乱套了!感觉作者是以填词的手法在谱曲。林雪岩试评:个人感觉此散曲秋实合律。但是对秋实描写不足,只有“硕果”和“丰收”与秋实关系密切。个见。3、秋实黄黄的玉米成堆晒,红红的苹果成车带,白白的萝卜成排卖,青青的韭菜成筐派。秋收处处忙,硕果人人爱,农民致富真真快。王婉丽试评:朴实的趁字加上俏皮的叠字,构成一副乡野风情画,成堆、成车、成排、成筐,丰收场景热闹生动,格调轻快,色彩鲜明,动感十足,给人以欢快、愉悦的身心感受,两处对仗可谓轻巧、工丽,结的朴素自然无做作,整首顺畅流利,朗朗上口。李雪莹试评:朴实无华,白话入诗接地气。黄慧娴简评:此曲韵律和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前四句运用排比手法,分别写出玉米、苹果、萝卜、韭菜等等的丰收场景,几个“的”字,极力写出人们对劳动果实的由衷喜爱和赞美之情。用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成车带““成筐派“等等,形象生动。布局巧妙,后三句收束上文,恰到好处。值得借鉴。赵喜丽试评:秋天真美:她美在五彩缤纷的色彩里,把幸福装在每个人的心里。画面感强,具有感染力。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满满的正能量!胥春丽浅评:不刻意追求语言华彩,却以略带口语化的语言入曲,平实、自然、接地气。通篇叠词使用活泼俏皮,彰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与秋实主题相契合。陶柏林试评:紧扣主题,写出了秋实的丰情,有菜有果的,铺设面广。那颜色的叠字,更加增强了秋实的多姿多彩的情景,结句“农民致富真真快。”写出了党对农村一系列政策扶持的结果,早日实现共同奔向康庄大道的目标而起的联想作用,好结。此曲对仗工稳,叠字精彩,曲味浓厚,好一首嵌字体。点赞了!田翠玲试评:一副美丽的秋景图历历在目!作者笔法灵动,几种色彩搭配“黄黄的”、“红红的”、“白白的”、“青青的”,把秋收景色巧妙的描摹成一张彩锦,优美,生动。衬字巧妙,增强了作品的灵动感。结句情与景紧密融合,歌颂了新农村新气象。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首优秀之作。欣赏学习。萧凤菊试评:曲语流畅、清新自然,叠词的运用灵活有趣。对仗工整漂亮,色彩缤纷,一幅丰收图画呈现在读者眼前,养眼。铺陈有序,情景相融,人们富裕了,在快活地忙碌着,结句提升主题。好曲学习了!吴兰卿简评:作者以叠词衬字、联壁对、五字对方式,把一幅秋收累累硕果写活了,让人犹如置身其间。语调顺畅,曲味浓郁,自然成唱。好曲点赞!个人观点:收尾不妨再放开一点。林雪岩试评:此散曲铺陈有序,一目了然。描写了色彩斑斓的画卷:黄、红、白、青,对仗工整。从粮晒—果带—萝卜卖—韭菜派,表现了三春不如一秋“忙”的热闹场面以及丰收带给农民的喜悦心情与美好生活。一个“快”字,反映了党的富民政策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此散曲可谓佳作,上乘。4、秋实连珠紫玉颗颗缀,挑灯红柿枝枝媚。如笺彩叶翩翩汇,沾香农叟常常醉。千般笑靥开,秀秀抖音沸,打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oujif.com/gjlf/813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狗脊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