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狗脊 > 狗脊疗法 > 正文 > 正文

读本草纲目校点本草部middot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5 1:20:22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鸡冠

图片来源:

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网站年3月24日《日月峡中草药()——鸡冠花3》

《本草纲目(第2版校点本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附图

第十五卷·草之四隰草类上五十三种·鸡冠

鸡冠宋嘉祐

[时珍曰]以花状命名。

[时珍曰]鸡冠处处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矬者才数寸。其叶青柔,颇似白苋菜而窄,梢有赤脉。其茎赤色,或圆或扁,有筋起。六七月梢间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其穗圆长而尖者,俨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者,俨如雄鸡之冠。花大有围一二尺者,层层卷出可爱。子在穗中,黑细光滑,与苋实一样。其穗如秕麦状。花最耐久,霜后始蔫。

苗[气味]甘,凉,无毒。[主治]疮痔及血病。时珍

子[气味]甘,凉,无毒。[主治]止肠风泻血,赤白痢。藏器崩中带下,入药炒用。大明

花[气味]同上。[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时珍[附方]新十一[一]。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方。结阴便血鸡冠花、椿根白皮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湯下,日二服。圣济总录。粪后下血白鸡冠花并子炒,煎服。圣惠方。五痔肛肿久不愈,变成瘻疮。用鸡冠花、凤眼草各一两,水二碗,煎湯频洗。卫生宝鉴。下血脱肛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一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一两,为末。每服二錢,米饮下。永类钤方。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晒干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氏集效方。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李楼奇方。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三錢。赤带用红者。孙氏集效方。白带沙淋白鸡冠花、苦壶卢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玄。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集简方。

注解

[一]一:原脫,今按下新附方数补(依全书通例,将「下血脱肛」又一方计入)。

以上节选自《本草纲目(第2版校点本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片来源:《李时珍》(王星北编文,钱笑呆冯墨农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二十七卷·菜之二柔滑类四十一种·蕺(鱼腥草)

蕺音戢。别录下品

菹菜恭鱼腥草[时珍曰]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一]。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

[恭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保昇曰]茎、叶俱紫,赤英,有臭气。[时珍曰]案赵叔文医方云:鱼腥草即紫蕺。叶似荇,其状三角,一边红,一边青。可以养猪。又有五蕺(即五毒草),花、叶相似,但根似狗脊。见草部。

叶辛,微温,有小毒。[别录曰]多食,令人气喘。[弘景曰]俗传食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今小儿食之,便觉脚痛。[诜曰]小儿食之,三岁不行。久食,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思邈曰]素有脚气人食之,一世不愈。

蠼螋尿疮。别录淡竹筒内煨熟,捣傅恶疮、白秃。大明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时珍

旧一,新七[二]。背疮热肿蕺菜捣汁涂之,留孔以泄热毒,冷即易之。经验方。痔疮肿痛鱼腥草一握,煎汤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一方:洗后以枯矾入片脑少许,傅之。救急方。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傅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即愈。徽人所传方也。 陆氏积德堂方。小儿脱肛鱼腥草擂如泥,先以朴消水洗过,用芭蕉叶托住药坐之,自入也。永类方。虫牙作痛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入泥少许,和作小丸如豆大。随牙左右塞耳内,两边轮换,不可一齐用,恐闭耳气。塞一日夜,取看有细虫为效。简便方。断截疟疾紫蕺一握,捣烂绢包,周身摩擦,得睡有汗即愈。临发前一时作之。救急易方。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傅之甚效。同上。

注解

[一]秦人谓之菹子:文津阁四库本北戶录卷二蕹菜条作「蜀人所谓菹香」。

[二]七:原作「六」,今按下新附方数改。

以上节选自《本草纲目(第2版校点本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凡例

一、神农本草三卷,三百六十种,分上、中、下三品。梁陶弘景增药一倍,随品附入。唐、宋重修,各有增附,或并或退,品目虽存,旧额淆混,义意俱失。今通列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从。三品书名,倶注各药之下,一览可知,免寻索也。

一、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一、药有数名,今古不同。但标正名为纲,余皆附于释名之下,正始也。仍注各本草名目,纪原也。

一、唐、宋增入药品,或一物再出三出,或二物三物混注。今俱考正分别归并,但标其纲,而附列其目。如标龙为纲,而齿、角、骨、脑、胎、涎皆列为目;标粱为纲,而赤、黄粱米皆列为目之类。

一、诸品[一]首以释名,正名也。次以集解,解其出产、形状、采取也。次以辨疑、正误,辨其可疑,正其谬误也。次以修治,谨炮炙也。次以气味,明性也。次以主治,录功也。次以发明,疏义也。次以附方,著用也。或欲去方,是有体无用矣。旧本附方二千九百三十五,今增八千一百六十一[二]。

一、唐、宋以朱墨圈盖分别古今,经久讹谬。今既板刻,但直书诸家本草名目于药名、主治之下,便览也。

一、诸家本草,重复者删去,疑误者辨正,采其精粹,各以人名,书于诸款之下,不没其实,且是非有归也。

一、诸物有相类而无功用宜参考者,或有功用而人卒未识者,俱附录之。无可附者,附于各部之末。盖有隐于古而显于今者,如莎根即香附子,陶氏不识而今则盛行,辟虺雷昔人罕言而今充方物之类,虽冷僻不可遗也。

一、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

一、旧本序例重繁。今止取神农为正,而旁采别录诸家附于下,益以张、李诸家用药之例。

一、古本百病主治药,略而不切。王氏集要、祝[三]氏证治亦约而不纯。今分病原列之,以便施用,虽繁不紊也。

一、神农旧目及宋本总目,附于例后,存古也。

注解

[一]品:原作「因」,今从张本改。

[二]八千一百六十一:本书卷一历代诸家本草中,本草纲目条作「八千一百六十」。按旧本附方数与新增附方数,均与实际不相符合,待全书校完后统一说明。

[三]祝:本书卷一引据医家书目陆氏证治本草条作「陆」。详见彼条校记。

以上节选自《本草纲目(第2版校点本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本

“《本草纲目》脱稿于年,又经过反复三次修改后终于定稿。为了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于及年两次前往太仓和南京,请当代文学家、曾任刑部尚书的王世贞作序,之后经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应允刻印。从年(明万历十八年)起,至(明万历二十一年)止,前后历时四年才全部刻完。在原书即将出版之时,李时珍告别人世,没有能目睹自己心血的问世。三年后的年,《本草纲目》在南京全部出版,史称金陵版。目前该版本已成为世界珍宝,存世不多。除了金陵版之外,《本草纲目》还有江西版、湖北版、杭州版、本立堂版等多种,先后在国内翻刻60余次,同时还有一些简编本出现。”

文字来源:李时珍纪念馆网站年6月30日《本草纲目最著名的金陵版及其它版本》

图片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年5月26日《纪念李时珍诞辰周年系列活动在湖北蕲春举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oujif.com/gjlf/8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狗脊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