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天气也一点点的凉下来。进入农历八月,正是“二八月乱穿衣”的时节,传奇君前两天就看到一则印证这句俗语的图片新闻。内容是一个等灯的瞬间,一位女士穿着羽绒服,年轻小伙儿穿着短袖T恤,一位大叔穿了夹克,若有所思的看着穿羽绒服的女士。
虽然老话讲“春捂秋冻”,到了秋天就该冻一冻,不过“秋冻”的基本原则一定是“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所以穿什么厚度的衣服还是要看自己的身体情况。
可是如果有的小伙伴总是比常人更怕冷,早早就厚冬衣加持起来,就需要注意是不是阳虚了。之前传奇君指导过大家如何应对“阴虚”,那么当阳虚出现了又该如何解决呢?今天听传奇君给你慢慢说。
什么是阳虚?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
阳气,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来源,包括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阳气是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支柱,一旦人的阳气被消耗殆尽,那也就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因此阳气越足,身体状态就会越好,阳气不足,人就容易生病。
阳气的作用
1、温养功能
一说到“阳”,大家肯定首先就会想到“太阳”,想到太阳就会想到温暖、想到在充足日光下茁壮生长的动植物。那么人体中的阳气,也是这个作用。首先,就是让人不会感到寒冷,其次是使人拥有充沛的精力和强壮的身体。
2、气化、推动功能
气化和推动功能是阳气能温养人体的基础。它可以将我们从外界摄取的物质进行转化,从而变成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通俗来说,就是“新陈代谢”。而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工作也是依赖于阳气的推动作用。
3、卫外、固密功能
阳气对于我们来说像一个“金钟罩”。它可以防止外界邪气的威胁,也可以固摄住体内的能量,维持内部稳定。小时候还会奇怪,馒头花卷盖着棉被卖是为了保温,冰棍儿也盖着棉被卖,为什么不会化呢?其实现在想想,那个棉被就像是人体中的阳气,卫外固摄,所以阳气足的人,一定是冬天不怕冷,夏天也不怕热的。
阳虚的表现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阳虚,就相当于人体内没有了太阳的温暖,因此“怕冷”便是阳虚最主要最明显的临床表现。
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阳气就好比是人体的“火”,它可以把胃中的食物通过阳气的“蒸煮”,使食物获得更好的消化。
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的人,还会经常表现的慵懒倦怠。
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通过阳气的蒸腾,可以使体内水分进行消耗与代谢,若阳气不足,则身体中会储存过多的水分,临床上可观察到舌体胖大,受到牙齿的挤压,形成“齿痕舌”。
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脉象便会显得沉细无力。
阳气一方面来自先天,即来源于肾脏,是父母在我们出生时就给与我们的;另一方面是后天获得,来源于脾胃,是从食物中吸收水谷精微所得。因此,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两种阳虚证就是:肾阳虚和脾阳虚。所以,如果肾阳亏虚了,要怎样才能重燃身体里的这把“火”呢?
这我们就要明确肾阳虚的一些临床表现。
肾阳虚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阳虚的表现外,还会伴有: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五更腹泻,或者便秘;下肢水肿;须发易脱落、早白;面部色青白无光或黧黑等表象。
肾阳虚如何补?
首先,我们可以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食用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秋季是很好的进补时机,俗称贴秋膘,可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羊肉、兔肉等来补肾强筋。
另外,如果症状稍微严重一些的朋友,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中成药来进行调理,那就有请我们的补肾强身片登场。
补肾强身片
淫羊藿、菟丝子、金樱子、女贞子、狗脊(烫)。
补肾强身。用于腰酸足软,头晕耳鸣,眼花心悸。
方中淫羊藿辛温,善补肾壮火,强阳起萎,填精益血,强筋健骨,为君药。金樱子固精缩尿,止遗;狗脊补肝肾,强腰膝,二药增强君药补肾填精,固精止遗之功,为臣药。菟丝子补肾阳,益阴精,强筋健骨;女贞子滋补肝肾,益阴培本。两药合用阴生阳长,共为佐药。全方共奏补肾填精之效。
凡是肾虚兼感寒湿所导致的腰酸腿痛,肢体困倦,精神疲惫,手足不温,舌苔白润,脉沉无力等症,均可适用。
说到最后,传奇君还要再次重申,“春捂秋冻”绝对不是我们仍然贪凉的理由。“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三个部位不要着凉:一是脚、二是腹部、三是脖子,保护它们不受寒邪侵犯,也能避免腹泻、关节疼痛等问题的出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保暖,不宜“秋冻”,避免突发心脑血管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