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作为近些年来,中老年发病增长最快的疾病,由于不被重视和无法治愈的双重特点,对人们生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一定要对帕金森疾病有足够的警惕,那么,帕金森病因有哪些呢?可以导致帕金森的原因中,较为常见的发病因素之一就是中毒,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相对常见的就是遗传病史,家族病史遗传。接下来我们就一一看看这些:
(1)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方煤气中毒较多见。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害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这是引起帕金森的病因。
(2)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这也是引起帕金森的病因之一。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3)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但该类患者多伴有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合并明显痴呆。
(4)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症状较轻、短暂。这也是引起帕金森的病因。
帕金森的发病因素中,上述中的几个方面是重点,一定要有足够的警惕,虽说帕金森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但也并不是无法做出预防措施,而预防帕金森疾病,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注意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帕金森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者少见,提示本病与衰老有关系,可能存在着数年前的症状,如便秘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常年的便秘;发病前数年,患者出现嗅觉减退;也有的患者出现快速动眼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时大喊大叫,经常做噩梦,有的老人甚至能从床上掉到地上。具有前驱的这些症状,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1、静止性的震颤。患者表现静止时出现震颤,运动的时候会减轻或消失,这是患者静止性震颤的特点。2、运动迟缓,主要指患者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如系鞋带、扣扣子不能。3、肌强直的症状。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患者出现齿轮样的强直。4、姿势和步态的异常。患者出现小碎步,启动的时候启动费力,而要停止走路的时候,停止又很困难,表现出一种慌张步态。
那如何判定是否患有帕金森疾病呢?神经病学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一、帕金森病临床特征
(一)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50%所致主要运动症状:运动减少或运动不能、僵直、静止性震颤、姿势平衡障碍。
(二)累及非多巴胺能神经元(胆碱能、肾上腺素能、五经色胺能、谷氨酸能)所致非运动症状。
1、精神: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紊乱(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思睡)。
2、自主神经:便秘、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流涎。
3、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嗅觉障碍。
二、帕金森病的诊断步骤
1、详细询问病史:起病时间、症状分布部位及对称性症状出现的次序,症状类型(运动或非运动,包括启动、运动幅度、速度、运动量、音量、表情、连续动作、精细运动、起立步态、步距、步基、伴随动作等)。疾病发展速度及症状变化发病诱因、曾进行的检查及结果、治疗及反应,还包括试验性治疗的效果等。
三、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一)符合帕金森症的诊断
1、运动减少:启动随意运动的速度缓慢。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度均降低。
2、至少存在下列1项特征:(1)肌肉僵直;(2)静止性震颤4一6Hz;(3)姿势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小脑及本体感受功能障碍造成)。
帕金森这种疾病做治疗的时候是有很多原则,首先必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选择方法加以治疗,不是随便选择一种药物就能够得到治疗的效果,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决定是否用药物治疗会有明确的效果。
中医治疗:治疗帕金森病的好方法也有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本病,应立足于“滋肾补脑、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缓肝熄风”。痰瘀同源,有血瘀征象者,应佐以活血化淤。临床常用大定风珠、地黄饮子、八珍汤、羚羊钩藤汤、导痰汤等方剂加减化裁。鹿茸、地黄、山萸肉、首乌、狗脊、杜仲、五味子、菟丝子都是治疗帕金森的良药。针灸治疗:治疗帕金森病的好办法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
而如果患者在患了帕金森疾病的时候症状比较严重的话,那么还需要给患者进行理疗的方式来加以治疗,并且治疗的同时也要结合药物的治疗,在治疗的期间需要帮助患者做好身体的锻炼。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现象来做改善,给患者的心理方面做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同时还需要多让患者吃一些谷类和蔬菜瓜果等方面的食物来加以对疾病的改善。
医院咨询咨询